3月30日零时许,一支身经百战的队伍集结完毕,这支队伍中有年轻的骨干医护人员,以及拥有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长、高年资医生。6小时后,259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红医大白”组成“战队”奔赴浑南区52个小区,支援沈城核酸采样工作。3月31日晚8时,第二批200人的“红医大白”队伍又奔赴和平区,在夜色中持续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
医护人员午夜集结
午夜时分,中国医大一院接到指令,急需医护人员支援浑南区核酸采样工作。
“从凌晨集结到早上6点出发,所有参与支援的医护人员几乎一夜未眠。有的从家中匆匆赶来,有的正在医院值班需要交接好工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采样护士长刘莹介绍说。
“红医大白”们奔赴的核酸采样点分布于浑南区白塔街道9个社区的52个小区。参与支援的医护人员下车后,一刻未停,直接奔赴52个小区的采样点。“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到哪个采样点都是像开‘盲盒’一样。大一点的小区四五组医护人员,小的就只有一组队员过去采样。”
专家教授参与采样
早7时许,52个采样点,130余个采样台陆续开始工作。很多居民听说是中国医大一院来的医护人员,甚至有专家在列,纷纷投来充满敬意的目光。
刘莹介绍说:“我们这里不仅有护士,还有66名医生。而这些医生基本是副教授以上的高年资医生,甚至有肿瘤内科主任赵明芳教授这样的专家带头参与采样工作。队伍中很多青年骨干,家里孩子、老人都顾不上,放下电话就直接奔赴医院,在采样点上奋战。”
截至3月30日下午3时许,259名医护人员共采集样本84000余份。
再次集结夜色中采样
24小时后的3月31日下午3时许,第二批200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再次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刘莹介绍,此次支援的点位是和平区南湖、沈水湾、长白、太原四个社区,每个社区点位都在10-20个。晚8时,截至记者发稿时,采样工作仍在持续中。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