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老沈阳人,也是一个有着5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从参加工作伊始,就开汽车。我的单位在市内,可仓库和汽车队却设在了浑河南岸的浑河堡。这样,我每天都开车往返于两地之间。有时因为工作需要,一天要跑好几趟。有时,我调侃地对同事们说“我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还要多呢!”
我当时开车必须要经过浑河桥。此桥是贯通沈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通往本溪、丹东的重要出口,连通着各个城乡接合部。因此,当南来北往的汽车、拖拉机、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行人混行在不到二十米宽的桥面上时,混乱程度可想而知,常常人喊马嘶乱成一团。我心里时常感叹:“浑南,浑南,要过浑河,真的很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政府在浑河老桥的东侧,建起了一座双向十车道,还用隔离带分离出慢车道和人行通道,彻底实现了人车分流、畅通无阻。那座老旧不堪的旧桥,则供拖拉机和畜力车通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拖拉机和畜力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老桥也随之被拆除。在河中仅留下一小段,供人们凭吊和追思。最近几年,市政部门又在新桥的右侧建起了一座直通大二环铁西方向的跨线桥,使本来就畅通的新桥锦上添花。如果从高处俯瞰,跨线桥就好像是新桥的翅膀,象征着大沈阳展翅腾飞、鹏程万里。
这几年,在浑河沈阳城市段上,接二连三地建起了许多新桥。每座新桥落成通车,我都会开车去跑上一趟,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桥面上,我不由又发出感叹“多桥飞架南北,路路皆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