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踔厉奋发,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县;突破振兴、一草一木,扮靓当代鱼梁生态宜居城。“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法库县发展和改革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法库县“两示范、两先行”目标定位,三位一体推进产业升级、治污降碳、生态修复,奋力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之路。
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突破点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聚焦“绿色能源发展示范县”目标,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实施新能源产业壮大工程,华润屋顶分布式光伏全国试点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华润、龙源、中电建3大风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2022年,全县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70万千瓦,相当于过去20年总和,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法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总投资21亿元的中核汇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实现签约,华润“双百”、龙源法库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基地两个百亿元项目稳步推进。
在了解到国能集团准备在全国布局固废处理项目的信息后,第一时间拿出招商方案,并安排专人常驻北京,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促成了总投资4亿元的龙源固废处理项目落户法库,填补了北方地区该领域的空白。“十四五”期间,全县新能源开发规模将达到240万千瓦,主导产业依托清洁能源实现绿色发展,形成绿色闭环。
以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点
提升治污降碳新质效
聚焦“辽宁省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县”目标,强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陶瓷新材料产业,规划建设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成为全市重点头部企业配套园区之一。目前,园区内开工建设项目8个,储备在谈项目26个。未来三年,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将达到百亿级规模,实现从传统陶瓷产业向非金属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
技改助推陶瓷产业“换道超车”,12家陶瓷企业完成技术升级改造,能耗下降率达6%,生产效率和产值得到明显提升。其中,五洲震耀能耗技改项目,电耗下降20%,燃气能耗下降18%以上,日产能由原来的6.8万平方米提升至12万平方米,新增产值1亿元,成为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瓷砖生产工厂。
此外,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管理,完成了占全市24%的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以及占全市27%的存量“两高”项目整改任务;加快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完成了近万户居民的安装工作,完成户数和工作进度排名全市前列。
以生态修复为落脚点
塑造绿色生态新优势
聚焦“辽宁省生态宜居县”目标,实施矿山修复、生态封育、水土保持三大工程。
针对登仕堡子镇矿山长期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方面的典型问题,组织对县域内矿山进行全面摸排、实地勘察,列清单、建台账,逐项推动解决,先后完成15个地块1282亩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恢复工作,治理恢复面积占全市近50%。
积极参与辽河全线生态封育工作,协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筹措近千万元资金用于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退耕还湿工作,退耕还湿面积3600余亩,实现了真封真育。全面实施小流域、侵蚀沟治理等工程,投入资金6438万元,控制水土保持面积30平方千米。
2023年,法库县发展和改革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底子再薄也要全力拼,工作再重也要勇于担,难度再大也要大力闯”的干劲,在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新时代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库样本”,为全市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法库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通讯员 赵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