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与文化建设赛道

以文聚力 以文惠民 以文赋能 加快构建“文化 ”融合发展新格局-ag真人官网平台app

大东区万泉街道党工委书记 崔璨

来源: 2023-02-03 05:37

  大东区万泉街道因百年万泉公园得名,星阁晴霞、万泉垂钓等历史印记,东中街、龙之梦等时尚繁华,让这里成为大东区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前沿实践地。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街道自觉在文明创建与文化建设赛道中对标寻标、破冰突围,聚焦“文化 创城”“文化 更新”“文化 产业”三大领域当先锋、作表率,推动文明、文化“双翼”齐展,一步一个脚印把百姓美好愿景变成城市幸福实景。

  “文化 创城”

  涵养文明新气象

  2022年,万泉街道在文明城创建工作中,坚持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提升”。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中赋予文化内涵,从文化景观、到社区标识,再到文明理念,让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群众期待、表达文明向往,“书香魁星”“元圆民强”“青清绍棠”等特色文化社区的感召力、吸引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扎实办好社区文化节、体育节等品牌活动,为居民精准配送“文化菜单”,打造“10分钟文化生活圈”,特别是依托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沈阳造币厂博物馆等历史资源实施“留住乡愁”计划,用“老故事”传播“新风尚”,构建百姓认可、融合古今的城市文脉。创城工作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百姓主动参与,在街道“文明创建微实事”等项目中践行文明、传播文明,先后完成文化惠民、便民服务、帮扶救困等“微文明”服务500余件,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次。内外兼修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走深走实,大东区文明城市创建标杆街道作用持续凸显,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擦亮全国文明单位金字招牌。

  “文化 更新”

  彰显城市新地标

  “向美而生,向心而行”。街道坚持以文化为牵引,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大东路更新改造之中,全力打造大东路历史文化街区。我们邀请人民设计师参与规划设计,遍访并动员沿街210家商铺和21栋楼宇支持参与,全面挖掘大东路片区内的历史遗存、文化记忆和存量空间,形成了铁锚1956文创园、沈阳造币厂红墙等26个文化节点,使之活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场景。高质量建设边门印象、崛起之路等特色文化主题口袋公园,全面植入中式符号和文化元素,实现了文化展现与道路更新的有机结合。社区干部们还利用抖音、快手进行直播推广,让街区魅力足起来、人气旺起来,大东路已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街坊邻里交流的“城市后花园”。

  “文化 产业”

  擘画发展新画卷

  街道发挥“店小二”精神,多路径探索文商旅融合,全力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大文章,在招引意向落地、项目建设保障等方面全线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了解到驻街企业老龙口有意打造文创园后,街道干部先后十余次走访调研,帮助企业争取支持,利用闲置空间打造老龙口1662工业文创园,并协助获批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为了京东mall项目建设,街道把临时办公室设到项目现场,帮助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有力保障了京东国内最大的超级体验店按期开业。为了促进文化消费,街道联合商家举办阅读分享、购物大集等文化活动,助推华为智能生活馆、生命奥秘博物馆等走进大众视野,大悦城e馆等6个商业项目入选“乐购辽宁”工程,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

  2023年,万泉街道将深度融入全市“文化 ”工程,聚焦大东区打造“文化创意之城”目标,全力建设“巷子里”夜经济潮流文化主题街区,高质量服务文创产业发展,精心谋划“大东可玩”旅游线路,不断提升文旅消费能级、持续活跃消费氛围,为沈阳建设东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创意设计之都、优秀文化传播高地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傅淞岩

  通讯员 杨海佳 整理

编辑:xw1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