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5年头一次去沈阳的三舅家之后,我便成为沈阳的“常客”。
第一次我是从山东沂蒙老区的老家和母亲一起去的沈阳。从小没有见过大楼的我,发现这些四四方方,如积木一样矗立着的庞然大物,确实吃惊不小。尤其到了晚上,万家灯火点亮,感觉既新鲜又神奇。
当时,三舅家住在皇姑区长江街3段2里,不说这地址听着很神奇,那些七拐八拐的胡同,就把我们这些乡下人弄得迷糊了。三舅家住的是三楼,一层楼四户,共用一个卫生间,上厕所得排号。不怕被笑话,有一次可给我憋得不轻。
1996年春节我是在三舅家过的,三舅妈做了一大桌菜,虽然一家人亲亲热热地过了个好年,但还是出现了状况。有一天,楼上邻居用管道泵接水,人却睡着了,满地的水直往三舅家淌,三舅急忙和我一起到楼上敲门,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洪灾”。
1999年春天我又到一趟沈阳,这时候三舅家已不在原来破旧不堪的老楼里住了,搬到了位于铁西区的一套两室一厅楼房里。退休后的舅妈天天起早去公园里做操,回来还要上早市买菜做饭,精神头儿十足。三舅退休后,养了一缸鱼,天天去早市买鱼食,除了遛弯,锻炼身体,基本上就是玩。此时,感觉三舅家的日子,就和这沈阳城的面貌一样,变得越来越干净漂亮了。
2010年冬天,我又回到了沈阳,三舅和三舅妈已经搬到了于洪区的一栋二层别墅里。他们家独门独院,楼上楼下,住得非常宽敞,院子里楼前楼后还有小菜园,舅妈说年年都有葡萄爬满架,还种玉米、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日子过得那叫舒心快乐。
通过三舅家几十年生活条件、住房条件的改善,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沈阳城变得越来越亮丽迷人。我期待,有朝一日能再回沈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