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陵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立朋带领全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王雁摄
“近年来,王爷陵村坚持以加强党建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推动全村各项建设和产业发展加速跑,如今,贫困村已蝶变成致富示范村,全村人均收入达2.3万元。”7月2日,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立朋告诉记者。
强基础,党建引领树定力
马立朋在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后,强调“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首先,实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依托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轮流上台讲党的最新理论,结合实际谈心得体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为孤寡老人助浴、清扫村内道路、为五保户收拾卫生等,将党员队伍拧成一股绳。同时,提高班子履职能力,实施目标考核管理,实行责任分工到片,倡导人人下组入户,“两委”成员每周走访5户,每户谈话达半小时以上,真正把百姓的需求、困难找出来。每周召开碰头会,“两委”成员轮流主持会议,倾听村民的心声。对于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找上级部门帮助解决。在解决百姓问题和需求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确保村里有难事时,“两委”成员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强经济,一点一滴铸动力
曾经的王爷陵村,因产业单一化让村民看不到希望,马立朋带头闯出新路子,承包两栋大棚,研究西红柿种植技术。尝试成功后,他发动村里建档立卡户一起种植大棚西红柿,20户建档立卡户靠种植西红柿摆脱了贫困。西红柿种植的成功,带动了更多村民发展棚菜产业,现在全村已有日光温室111栋,年产蔬菜1000吨,产值1000万元左右,人均年增收4500余元。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王爷陵村党群捆在一起干。2021年初,村里注册成立了“沈阳远鸿现代农业园艺专业合作社”,两年的时间,在支部带领下,全体社员共同努力,使合作社由小到大,从最初6栋大棚15户入社群众,发展到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23栋,62户农户入社,种植项目也从当初的单一品种,发展到无公害蔬菜、葡萄、草莓和大樱桃等高附加值水果的种植。
强民生,务实创新增实力
王爷陵村围绕“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积极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深化党建聚邻,实施“党建 网格”治理,优化党员干部联户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村网格员旗帜作用。将全村划分为8大网格,设立8个网格员,以网格来抓细抓实工作,确保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家家户户。王爷陵村还实施环境美邻,对全村12300米的大街小巷路面进行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265盏,修建2个文化广场,安装22套健身器材,利用1000多个废旧轮胎栽植串红、菊花1万余株,让幸福之花处处绽放。针对村里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问题,王爷陵村筹办四点半课堂,开展“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寒暑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