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半边天 文明进家园

在社会治理中飘扬“盛京巾帼志愿红”-ag真人官网平台app

来源: 2022-01-05 05:59

巾帼志愿者深入沈河区社区开展“崇尚节俭”巾帼行动。

辽宁省“最美庭院”—新民市胡台镇机匠村白桂绵家庭自制的稻田画。

市妇联巾帼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特大暴雪清除工作。

“妇女半边天文明进家园”沈阳市巾帼志愿服务启动仪式

苏家屯区巾帼志愿者走家入户进行改厕宣传发动。

市妇联机关党员巾帼志愿者做好包保隔离宾馆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广大巾帼志愿者是社会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了推进巾帼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沈阳市妇联逐步探索形成巾帼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搭建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四级“盛京巾帼”志愿服务团队,组建市级专业巾帼服务队11支、区级巾帼宣讲团13支、街道(乡镇)级巾帼督导团179支、社区(村屯)级巾帼服务团2471支,运用“互联网 ”技术开通“盛京巾帼”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巾帼志愿者注册、活动发起、人员招募、服务计时、星级志愿者评定、激励机制等为一体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模式,以“三服务三提升”为抓手,开展系列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处处可见巾帼志愿者的身影。

  服务乡村振兴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沈阳市“三美”建设行动计划》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能动作用,组织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助力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改厕“我行动”市妇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共同制发《推进农村问题厕所整改工作方案》,在全市涉及“厕所革命”的村屯成立巾帼服务团740支,招募成员9152人,累计入户121047次,发放一封信、明白卡及各类宣传品273300个,选树市级“最美家庭(改厕示范家庭)”14户,开展观摩活动686次,教育引导广大妇女讲卫生、除陋习,自觉开展无害化厕所“三清一改”。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大洋河村巾帼服务团成员张秀菊说:“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上大学的女儿更爱回家了”。

  美丽乡村“我来建” “花种是播撒爱与美的种子,唤醒了农村妇女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看着通过勤劳双手播种的巾帼花路,辽中区城郊街道卡北村妇女骄傲地说。市妇联连续两年实施巾帼美丽示范村志愿服务项目,组织9个涉农区县的巾帼志愿者植草种花、清乱治污,参与电商平台、庭院经济、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建设街路美、庭院美、景观美、生态美、乡风美的巾帼美丽示范村16个,建成街容整洁、花草扮靓、环境优美的巾帼花路100条。沈阳市《巾帼志愿者:争当巾帼雷锋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等典型经验被学习强国app平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新闻等媒体报道。

  村庄清洁“我当先”组织巾帼志愿者带头以个人卫生、户内卫生、庭院卫生为重点,清理卫生死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进村入户宣讲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等环保健康知识和爱粮节粮、节水节电等小窍门,培养妇女绿色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美丽庭院“我示范”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组织各级妇联和巾帼志愿者走家入户开展宣传发动、挖掘优秀典型,以整洁有序、布局美观、绿色环保、家美人和、崇德向善为标准,通过村、镇、县层层申报,共创建市级“美丽庭院”1350户,实现庭院洁化序化绿化美化。2021年,我市于洪区崔桂琴、康平县冯术玲、法库县年德权等9户家庭荣获辽宁省“最美庭院”称号。

  服务城市文明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市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积极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引导全市妇女和家庭提升文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用勤劳和智慧建设幸福家园。

  “清洁沈阳”巾帼行动“周末只要有时间,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参加志愿服务,希望孩子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种子。”大东区普助公益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员张凤宇在参加市妇联志愿服务活动时说。为了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市妇联制作《文明行为宣传海报》,张贴在每个社区宣传栏,号召市民共同形成文明行为新风尚。每周六开展“清洁沈阳”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走上街头,清理街路,擦拭护栏、公交地铁站牌,捡拾烟头和白色垃圾,摆放共享单车,清理老旧小区,清运小区内垃圾等,用实际行动做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累计近万人次巾帼志愿者参与活动。

  “崇尚节俭”巾帼行动在沈阳女性微信公众号“家长学校”专栏推出“如何做好一餐饭”等公益课堂,向广大妇女和家庭传授科学合理膳食理念和技巧。组织巾帼志愿者代言人宫正、柯妍等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及餐饮网点等场所发放“小餐盒”系列公益活动宣传品,倡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响应号召,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切实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疫情防控”巾帼行动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无论是严冬还是酷夏,市妇联机关党员巾帼志愿者们365天坚守在海外归国人员集中隔离宾馆,全力做好暖心服务,确保各项隔离工作安全有序,累计接待36批共3139名入境旅客。每当疫情来临,巾帼志愿者们不畏风险,战斗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区排查第一线,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责任。

  “暴雪清除”巾帼行动2021年11月7日-9日,我市遭遇特大暴雪,市妇联第一时间向全市巾帼志愿者发出除雪倡议,发动近万名巾帼志愿者参与辖区驻地除雪。联合辽宁雪松医药、沈阳大有食品、普助公益巾帼志愿团队为870名女交警和100名环卫工人送去总价值35000元的温暖包。

  服务妇女儿童民生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各专业巾帼志愿团队的行业优势,开展紧贴百姓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传”思想组织由各级三八红旗手、高校女教授、党校宣讲员、专业领域专家等组成的巾帼宣讲团,走进机关、企业、高校、社区、村屯,面向广大妇女群众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市委党代会精神。普法宣传、学校教育、消防安全、卫生健康等专业巾帼宣讲团来到百姓身边,传播法律法规、教育政策、燃气安全、卫生常识等妇女群众急需的知识。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300余次,覆盖约14.09万人次。

  婚姻关爱行动“助”和谐组织心理、法律领域专业巾帼志愿者在皇姑区、和平区、浑南区实施婚姻关爱行动,将婚前教育、婚中服务、离婚调解引入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录制幸福婚姻专题视频,传播和谐婚姻理念;利用离婚冷静期,为当事人免费提供调解服务,共有316对拟离婚夫妻言归于好,筑起婚姻家庭“第一道防线”。

  “双减”公益课堂“解”困惑贯彻落实《沈阳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家长在“双减”政策下儿童养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困惑问题,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安天剑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专业巾帼志愿者制作了“促进家庭和谐美满,成就孩子真正幸福”家庭教育公益系列讲堂20期,指导广大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科学理性应对“双减”政策实施。

  帮扶困难妇女儿童“暖”人心市妇联机关党员志愿者与9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秉承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的理念,组织“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持续开展“大手牵小手”“圆梦行动”等助学活动,为小学、初中阶段约6200人次儿童解决了学习上的实际困难,累计帮扶助学物资21.3万元。受助学生小丽(系化名)说:“感谢爱心妈妈,她不只帮助我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更让我体会到家的温暖,她的爱鼓励我不怕困难,为了心中的梦想刻苦学习!”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何强/文王雁/摄

编辑:xw1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