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8次提到高质量发展,强调在新时代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议》还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推动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推动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深刻把握资本的行为规律,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深刻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刻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风险处置机制,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深刻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坚持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推动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推动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在贯彻落实中做到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根据本地区实际条件和发展可能,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来重点推进,坚决防止“脱离实际硬干、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的想法和做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坚持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培育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坚持健全完善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坚持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