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召开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部署大会,对创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市上下拿出“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的气势,捍卫荣誉、加压奋进、再攀高峰,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向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发起冲击。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在统一思想中深化认识,以更加强烈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把创城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必须择高而立树立全新的城市品牌。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近年来,沈阳高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连续3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广大市民在疫情防控中所表现出紧要关头舍小我顾大家、危难时刻站出来顶上去的英雄气概,正是新时代沈阳城市文明的生动写照。新时代瞄准新目标,新征程再上新台阶。沈阳人要继续发扬勇立潮头的天性,用一流的标准、先锋的样子来推动创城工作。要把创城工作作为树立城市品牌的契机、推动内涵发展的载体、锤炼实干作风的平台、提升治理能力的抓手,结合“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坚持“创城为民、创城靠民、创城惠民”。要择高而立、向上而行,以归零的心态、争先的状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跃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把文明城市品牌擦得更亮,全力打造好东北的标杆、全国的典范。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必须乘势而上打造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要将创城工作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有机结合起来,使沈阳文明感召力持续增强,城市更有活力、更有品位、更有颜值、更有温度,形成凝聚力、吸引力、辐射力。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继续发扬好传统好作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把各项工作一抓到底,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在新的“大战大考”中再创佳绩,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温暖、得到实惠,为振兴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凭势而立、借势而起、乘势而上。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必须统筹推进更加注重常态长效、标本兼治。一方面,我们通过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改善城市硬件环境。这个过程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不论是“路长制”“一路一策”,还是口袋公园、“百馆之城”“书香沈阳”,既要实现城市更新目的,也要达成服务均等目标。另一方面,突出“软环境”建设,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关爱未成年人等。我们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用好在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逐条逐项开展攻坚,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付初心于行动,寄使命于工作。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必须整体思维把创城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效渠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面广、关联性强,不是哪个地区哪个单位的“自己事”,而是全市各级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分内事”,全市上下必须在全域推进中做到全面达标,在协作攻坚中做到整体突破,切实加强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摒弃割裂思维,把创城过程作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平安沈阳等任务,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助力产业、城市、社会发展与转型。
工作已经部署,任务已经明确。沈阳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坚决把创建责任压紧压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人,真正做到装在心中、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成为城市英雄、打造英雄城市,激励更多沈阳人跑出振兴加速度,再攀文明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