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小组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市商务局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促进区域协同联动、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形成全市扩大开放“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确保扩大对外开放专项行动高站位布局、高标准起步、高强度推进。
“赛马”比拼
招商引资总量与增速全省第一
牢固树立全员、全域、全年招商理念,持续开展招商引资“赛马”活动,围绕8条赛道,展开激烈竞逐。1-5月份,全市实现招商引资1118.2亿元,同比增长71.8%,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不断探索招商模式创新。市商务局成功举办“五型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推出729个场景,释放7082.6亿元投资合作机会,与440家企业签约。
围绕重点地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市领导“一把手”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由市领导带队5次“走出去”招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洽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预计上半年,引进到位内资950亿元,同比增长18.5%。建立“新五件”、数字基建、双碳战略等重点领域招商目标库,目前已入库企业376家,指导各区、县(市)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敲门式”招商。
强化外资领域招大引强,6月23日,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正式开业,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是宝马在中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单项投资。德国fev公司整车开发及电动化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落户沈阳,填补了汽车产业链招商环节中研发设计创新链条。预计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8.8亿美元,同比增长677.7%。
多点发力
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积极推动全市外贸进出口指标稳增长。今年1-5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60.3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00亿元,同比增长6.3%。
助企纾困,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三直一快”“政策直达”要求,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外经贸政策扶持资金1.4亿元,惠及外经贸企业600余家。
加快建设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等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以及文化、语言、中医药等3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以rcep落地生效为有利契机,制定实施《沈阳市推进落实rcep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等,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rcep专题培训30余次,累计培训300余家外贸企业。
市商务局积极推动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二手车出口规模居东北首位。
聚焦创新,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按下快进键。1-5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190%。注重以创新力强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含金量,完善跨境电商服务网络。建成东北首个实现邮件、快件、跨境电商3种监管模式一体化的“三关合一”监管场所。推出跨境电商新零售标准化管理模式,引进京东外贸综合体、盛大门、菜鸟跨境、天猫自营、通用物流、米仓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项目。
勇于试水,自贸区制度创新跑出加速度。1-5月份,自贸区沈阳片区进出口总值54.36亿元,同比增长132.8%。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43.8%。
综合保税区功能完善升级,深入实施沈阳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和开发力度。
多维延展
开辟对外开放新通道
加快推进东北陆海大通道建设。4月22日,中老铁路(沈阳——万象)国际货运列车在沈北新区顺利开行,成为东北首条与rcep成员国间的铁路载体贸易通道。5月20日,首开沈阳至哈萨克斯坦中亚班列。目前,沈阳中欧班列货物可直达杜伊斯堡、法兰克福等10个境外城市,辐射全球近20国50余个城市。6月16日,沈阳中欧班列运邮专线开通,沈阳市成为东北首个实现中欧班列运邮的城市。
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推动完成东北地区首单“班列 跨境电商”业务,在全国首创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欧洲艺术品入境。1-5月份,沈阳中欧班列共开行304列,东北市场占有率达66.8%,全国排名第6位。
多措并举
培育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强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全市推动首店经济发展,出台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政策措施。目前已引进首店44家。制定实施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行动计划,首批10个国家试点便民生活圈已完成1507个项目建设。
全市组织发放1亿元居民消费券,促进消费市场回暖。组织发放1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带动全市汽车消费45.57亿元。
随着“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开幕,沈阳率先在东北地区实现复展。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60项,实现展览面积60.23万平方米。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