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人李学海:让历史建筑在科学保护与利用中释放价值-ag真人官网平台app

来源: 2022-06-08 04:47

浑河老桥遗址。李浩摄

  “沈阳拥有大量历史建筑,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加强历史建筑的科学保护,进行创造性利用,释放非凡价值。”虽然已经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沈阳,但文创行业从业者李学海在看到“我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良策”活动时,第一时间写下了这样的建议。

  对沈阳历史建筑感情深厚

  2019年,安徽人李学海从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毕业后,留在沈阳创业。他对沈阳历史建筑很有感情,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了《沈阳浑河老桥遗址活化为以公共艺术导向的城市文化地标》项目。

  “来上学前,我对沈阳并不了解,待久了才发现沈阳历史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遗留下来的老建筑。毕业后创业,就选择了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方向。”李学海说,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暂时回到家乡,但他对沈阳仍然充满牵挂,看到“我为沈阳振兴发展献良策”活动时,就把自己求学、创业以来的想法写了下来。

  据了解,沈阳建筑大学教师李菲与李学海共同主导的《沈阳浑河老桥遗址活化为以公共艺术导向的城市文化地标》创业项目,已经入围首届中国·沈阳文创赛复赛。他表示,很快还会回到沈阳,希望可以真正挖掘好这座桥的文化底蕴。

  历史建筑拥有非凡价值

  在李学海看来,历史建筑是沈阳丰厚的资产,通过科学性保护、创造性利用,可以释放非凡价值。

  “人文旅游的经济价值、城市文化与魅力的塑造价值、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和教育价值、以点带面更新城市的价值……将历史建筑的利用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中,能让整个城市焕发不一样的活力。”李学海表示,近两年,沈阳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上,已经做了诸多工作,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先后公布了多批历史建筑名录,开展“沈阳市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等。这些工作的推进和实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历史建筑的重要性。

  积极探索市场化保护路径

  针对沈阳历史建筑的保护、活化和利用,李学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连片区域的历史建筑,应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沈阳绝大多数历史建筑仍在使用中,受商户经营、居民生活等方面影响,建筑外观不够整齐。”李学海建议,可将沈阳“人民设计师”机制嫁接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上来,对商铺牌匾进行艺术化、个性化处理,通过优雅外观展示深刻内涵。

  “沈阳历史建筑多,大面积管理和修缮势必会造成财政压力,建议通过科学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社会化保护路径。”李学海建议,可在制定严格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将历史建筑向社会开放,鼓励市场资本投入保护;对投入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企业或个人给予政策支持,对利用合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活化项目给予支持;优先向非营利文化机构、企业总部、文旅业态等开放。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搏

编辑:xw1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