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摄
知道老北市火,但不知道老北市有这么火。今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和平区老北市累计接待游客约322.4万人次,营业收入2082万元,带动周边旅游收入近5750万元!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大家纷纷用“顶流”“火出圈”等词汇来形容今年春节期间老北市的火热场面。
作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两年来,老北市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殊荣,近日又入选沈阳市首批十大城市消费场景。2月7日,记者再次走进老北市,解码沈阳甚至东北文旅界的这一“爆款”是如何产生的。
把“最沈阳”原乡文化内涵挖出来
与舞台上的喧嚣、小吃摊前的烟火、沉浸式表演的热闹相比,老北市一面长16.8米、高3米的铸铜浮雕墙前,驻足观赏的人不少,但却十分安静。“这就是传说中那个白骆驼吧?”有游人指着浮雕上层一处,和同伴私语。这幅《老北市最沈阳》似定格历史的画卷,不仅讲述着老北市近400年的家国故事,更将代代沈阳人的乐观拼搏及对生活的热爱外化于行。
“老北市的文化底蕴在于悠远绵长的历史,在于文化内涵的丰富。”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说。老北市占地约6万平方米,因清太宗皇太极于1636年敕建实胜寺而兴起。除皇寺外,中国唯一的民族家庙——锡伯家庙,以及锡伯族文化之根——太平寺均位于此。上世纪20年代,为抵御满铁附属地等外国商埠地而开发此地,成为中国传统十大闹市区之一。中共满洲省委在此发出党的第一份抗日宣言,刘少奇、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先驱将红色文化如星火般激发、蔓延。
可以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祈福文化、红色文化、家国文化五大文化在老北市多元发展,糅杂共生,最终呈现沈阳原住民生活画卷。
通过近两年的二次改造提升,深挖“最沈阳”原乡文化的内涵,皇寺庙会、北市摔跤、辽菜技艺、奉天落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人转、撂地杂耍、五行八作等独具关东风情的民俗民艺,皇寺鸣钟、击鼓报平安、拉弓开运、投鼎问吉、灵树祈愿等民间祈福习俗,以及戏院、书房、博物馆、首店经济等近400家特色文商旅业态一一呈现还原出来,形成最有凝聚力与吸引力的“最沈阳”文化地标。
张志强认为,只要把握文脉,抓住闪光点,通过精心策划,在文化赓续传承的大背景下,老北市火了自然是有理由的。
一只金凤凰“爆点”形成老北市ip
今年,把老北市带“出圈”的是大年初一开始举办的老北市迎新春皇寺庙会。因“叫好又叫座”,原计划举办六天的庙会不得不一再延期。
和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一样,北市场因庙而兴,每逢年节,这里都会举办大规模庙会:不但能看到各种传统的表演,还有各地传统的美食可以品尝。同时,庙与市的互动渐入佳境,尤其是今年迎新春庙会期间,“五大主题”活动以及非遗戏法、仙女舞团、民艺杂技等十七项演出,吸引游客322.4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2082万元,带动周边旅游收入近57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沉浸式互动、网红打卡、演艺节目中,“吉空福地龙腾凤舞”科技秀环节中,老北市上空遨游的一只金凤凰,成为正场庙会活动的引爆点,并在全网带红了老北市ip。游人纷纷将相关视频发至社交平台,引来全国各地数百万网友在线围观点赞,同时争相接力遥祝沈阳、辽宁、东北“金凤临空起宏图”。
老北市国家aaaa景区商业重构项目负责人张远义直言,这场科技秀起到的传播效果是创作之初没有想到的。这也为整个团队明确了一个方向,文化是最有凝聚力的,而科技的运用会增加文化的吸引力。下一步,老北市将更加注重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扩大老北市ip的知名度。
文化需求坚定市场方向和信心
“市民旺盛的文化需求坚定着市场繁荣的方向和信心。”对于老北市“今天”的成绩和“明天”的发展,张志强这样说。
记者在老北市看到,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后,老北市首店经济示范区(北区)、“真有贺”沉浸式文商旅商业综合体(南区)、皇寺广场演艺区,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与此同时,老北市的升级和进化还在持续进行之中。
沈阳和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敬来介绍,北区将以全国、全省、全市的首店、首入、首进为基础,持续引入演艺剧场、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百年老店、非遗手作、休闲创新民宿、五星级服务茶馆等业态,加快提升沈阳的国际文化承载力和包容性;南区以“潮玩mall”和“社区好邻居”为商业框架,塑造以吃遍中国为美食体验、以主题享乐为沉浸式体验、以休闲文化演艺为社交体验的沈阳城市会客厅,构建多层立体消费供给产业链,加快打造中国首家沉浸式东北市井生活商业综合体。在皇寺广场演艺区,将持续进行以“东北记忆沉浸式互动演艺 ”和常态化“东北市井演艺 ”全域体感串联等新娱乐模式,通过数智化等方式演绎,进一步讲好“最沈阳”故事。
“立足特色,持续推进‘沉浸式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运用记忆 更新、复古 现代、文化 商业、艺术 日常八大手法,通过推出沉浸式灯光秀、编创沉浸式演艺、建设沉浸式商业综合体、举办沉浸式节庆活动四项举措,打造契合沈阳城市文明的生活体验矩阵。”陈敬来说,未来,老北市景区将成为沈阳城市记忆博物馆、沈阳传统工商业市场转换示范区、数字化文商旅营销示范区、沉浸式休闲典范区、东北菜传承创新基地“五位一体”的沉浸式产业集群。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杜一鸣 高级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