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贺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作新闻发布。
新增阳性人员已闭环转运至市六院隔离治疗
2022年3月7日0时至24时,沈阳市报告8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均为3月6日诊断的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上述8人均于3月6日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当日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月7日在第2次例行核酸检测时结果为阳性,市卫生健康委立即调派120负压急救车将上述人员闭环转运至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组诊断:3例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5例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各级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按照迅速行动、排查要快、管控要严、处置要果断,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的要求,我市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开展流调溯源、人员排查、核酸检测、重点场所管控及消毒消杀等工作,目前采取的措施为: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控要求,将感染者家庭住址所在单元列为封控区,所在住宅楼列为管控区,住宅小区列为防范区。对感染者住宅楼相关住户及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对其居住地及活动场所组织开展终末消毒。
市区两级流调溯源队伍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截至7日24时,已排查出131名密切接触者、473名次级密切接触者,风险人群982人,除核酸检测结果8人阳性外,其余结果均为阴性,均已按照相关规定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科学划分疫点,实施终末消毒。截至目前,本次疫情已排查到17个疫点,全部开展终末消毒及消毒效果评价,消毒面积达9309平方米。对全部感染者所涉及的活动区域的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共检测950份样本,除检出混采管阳性1个,为出租车后座,混采管单基因阳性3个外,其余均为阴性。
加强重点地区来(返)沈人员排查管控
加大密接排查和管控力度。市区两级卫健(疾控)、公安、工信部门协调联动,继续加大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力度,第一时间落实转运、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做到应隔尽隔,应检尽检。
加强重点地区来(返)沈人员排查管控。通过“公安大数据筛查 社区网格化排查 督查自报”,以及机场、铁路、公路等入沈主要通道排查等方式,加强域外来(返)沈人员的主动排查,对排查出的涉疫重点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应管控措施,及早发现并消除风险源、风险点,防止疫情输入和传播。
强化社会面管控。全面排查全市宾馆、旅店、民宿等住宿场所入住人员,严格住宿场所执行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报告等疫情防控措施,对违反防控要求擅自接待重点地区人员的住宿场所严肃进行查处。
沈河区、大东区已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按照省、市防指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形势,3月7日启动沈河区、大东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此次核酸检测由沈河区、大东区政府统筹安排、社区组织,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科学规划采样点布局。在固定检测点的基础上,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社区采样为主,通过增设采样点位、增加采样台数,方便市民采样、提高采样效率。检测全部使用信息化系统,确保核酸检测标本从采集、封箱、转运到实验室接收、结果审核与发布全流程信息化记录。
医疗机构把好预检分诊第一道关口
加强院感防控措施。增强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强化预检分诊制度落实。严格筛查来自报告阳性病例地级市的来沈就诊人员,采取行程询问、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把好预检分诊第一道关口。要强化首诊负责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对有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患者,严格执行信息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按照闭环管理转运流程,将其转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健康提醒
外省、外市来(返)沈人员
请务必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目前国内疫情持续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此次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生,提醒我们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持续存在,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
凡是从外省、外市来(返)沈人员请务必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沈后24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尚未返沈者请在抵沈前三天内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报备。
请广大市民朋友持续关注官方消息,不信谣、不传谣,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市民朋友和密切接触者、次级密切接触者按照要求落实各项管控措施。与公布的阳性感染者行程轨迹有同时空交集的市民朋友请立即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报备,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此期间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请立即主动报告,佩戴口罩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就诊,并准确告知自己的旅居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高级记者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