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宇
为更好服务夏季市民乘客地铁出行,沈阳地铁于近日在部分站点先期试行“地铁纳凉区”服务,方便市民乘客高温天气纳凉休憩。根据需要,今后将计划每年6月至9月实行,希望市民乘客能够遵守车站相关规定,文明出行、文明纳凉。
大热天的,市民大概多是“非必要不出门”。实在没有更好的地方避暑,估计才会在地铁等公共空间“蹭凉”。沈阳地铁运营方能够以市民需要为导向,开放纳凉区,是值得点赞的善举。当然,地铁站往往是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为了保障地铁正常运营及乘客进出通行,不管是乘客还是乘凉,都要以遵守秩序为前提。
公共场所,既然是公共的,就要服务好公共的需求。在“本分”与“情分”之间,纳凉者要恪守好责权的边界。就像沈阳地铁的“提醒”,纳凉时请勿吸烟、喧哗、乱扔垃圾、携带危险物品,共同维护良好运营秩序。沈阳已经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我们不妨以秩序回应善意,把这件事做成“双向奔赴”的文明样本。
城市之美,就在以人为本。在考虑到资源配备效率和公平的前提下开辟纳凉专区,包括前些日子设置的各种形式驿站,有效引导市民在保证正常秩序的情况下文明纳凉、休憩,打造出一个愿意为普通人生活品质努力的城市形象——这是英雄的城市,更是为千千万万普通人守护的城市。实际上,城市治理最终都与具体的人有关,也就是说,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要让个体得到尊重和照顾。都在打拼城市的软实力,使出各种招数吸引人才,其实城市能有如此温情,又何尝不是另外一块金字招牌?
城市因人而兴。开放地铁纳凉,是城市长期发展的文化积淀,也是城市风气在精神层面的凝练与升华,更是城市文化凝聚力和精气神的集中体现。这样的人文环境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能动性与创造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凝聚更广泛力量。